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,是人体随着年龄增长关节机能退化的一种表现。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,有研究指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六成患有骨关节炎。
形象地把人体比喻成一部机器,关节就犹如机器的轴承,连接着各个骨骼。骨与骨之间存在一层非常关键的软骨层,这些软骨层在关节运动时起到连接、软化和缓冲的作用,减轻关节之间的直接摩擦,使得人体运动富有活力,肢体富有弹性,关节在运动中不受损伤。但随着关节的长时长使用,就会磨损软骨层,若软骨全部磨掉就会使骨与骨直接碰撞、摩擦,就会出现关节疼痛的情况。
骨关节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在手、膝、髋、脊柱等关节,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破坏和骨质增生是其主要病变。骨关节炎的病变不可逆,早发现早治疗,延缓疾病进展是主要的治疗原则。
西医治疗关节炎以服用洛索洛芬纳为主。洛索洛芬纳是第一个丙酸类前体型非甾体抗炎药,属于前体药物,虽然口服剂型具有强效的镇痛消炎作用,但是会来了胃肠不良反应,长期服用,对老人身体也不太好。
中医提倡外敷疗法,所谓“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,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,所异者,法耳”,是药入口三分毒,能外敷的不口服。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个老中医祖传的治膝盖秘方,朋友们不妨试试。
白芥子治疗膝风湿关节炎的方法如下:
膏敷:
将适量白芥子晒干,研为细末,沸水调成糊状,药温40℃左右时均摊在患处及其周围2~4厘米范围内,药膏厚度约1厘米,1小时后剔除药膏,温水洗净皮肤,每3日1次,病程长者1周1次。药膏外敷超过1小时,部分病人局部皮肤发红,自觉有灼热感,个别病人2天以后面部有痒感,停药后可自行消失。
粉敷:
白芥子60克,炒黄后研为细末,装入消毒纱布袋内,先以75%酒精消毒患处,后用生姜涂擦,再用白芥子粉袋覆盖患处,绷带固定,3天换药1次,10次为1个疗程,一般6~10次即可痊愈。
药效原理:
白芥子为植物白芥的种子。中医认为,白芥子性味辛温,归肺、胃经,具有通络止痛、利气化痰的功效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其对肢体痹痛麻木、跌打损伤、牙痛、中风不语等有效。并能抑菌、抑制前列腺增生,镇咳、祛痰及平喘,可治疗胸胁胀满。
如果你觉得上述方法太过复杂或是没时长操作,那么可以使用专用的艾叶风湿关节炎贴,专贴专用才专业。
上述方法操作比较麻烦,觉得没时长弄的话,可以试试艾灸!
根据“穴位所在,主治所及。经脉所过,主治所及”,近取及循经取患部穴位。《名医别录》记载:“艾叶,味苦,微温,熟热,纯阳之性,能回垂绝之阳,通十二经,走三阴,理气血,逐寒湿,暖子宫……以之灸火,能透诸经而除百病。”
艾灸疗法就是用燃烧的艾草在人体的穴位上熨、灼,使艾叶的药气和火力温度透达肌骨经脉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古之医家说“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。”有温阳补气、舒经通络、化淤散结、补中益气的作用。所以用艾灸疗法来对付膝盖疼,再好不过了。
使用方法:艾灸血海、梁丘、犊鼻、膝眼、足三里、膝阳关、阳陵泉、阿是穴具有祛风散寒,温经通络,调和气血的功效。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感觉或皮肤红晕即可,一般灸约15~30分钟,每日1次,30天1疗程。
虽然艾灸效果很好,但传统艾灸麻烦,不安全(有火),操作不方便(需要专业人士施灸),这款艾叶膝盖贴很好解决了这些弊端,依据祖国传统医学中内病外治理论和经络传导治疗原理,结合远红外线光波技术和适度磁场强度等物理因素作用,研制成功的一种外用贴。
艾叶膝盖贴依据祖国传统医学中内病外治理论和经络传导治疗原理,结合远红外线光波技术和适度磁场强度等物理因素作用,研制成功的一种外用贴。
艾叶膝盖贴通过激活细胞组织,增加局部血流量,改善血液循环,提高代谢机能,以达到治疗膝盖关节疼痛目的。膝盖贴在膝盖处,可祛风除湿,消肿止痛,辅助治疗各种膝关节炎。 对防治关节炎,寒湿侵袭所致的风湿病、膝盖疼痛等,都有较好治疗效果。而在保护膝盖方面,艾叶通过膝盖穴位到达经络,再通过经络到达体内,从而起到驱寒和通气血的作用。
对于长时长在公司久坐的上班族和退休老人来说,随时来一片膝盖贴缓解膝盖疼痛更为方便省事。使用膝盖贴,完美包裹膝盖,不影响膝关节各种运动。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,专为膝盖部位贴敷,每贴8-12小时,即可有效缓解膝盖疼痛引起的不适症状。
艾叶风湿关节贴,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,以人体经络学为依据,以细胞学和人体生物电原理为指导,以敷贴疏通经络为手段,实现了绿色非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领域的新突破,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。
艾叶风湿关节贴,采用精制工艺浓缩有效成分,使其能快速渗透肌肤,通透散寒,舒筋活络,祛瘀消肿,改善局部微循环,促进疼痛部位的康复。
艾叶风湿关节贴于痛处,改善人体局部微循环,增强机体细胞活力。通过局部、穴位贴敷,可以通透散寒,祛瘀消肿,舒筋活络,促进疼痛病症的康复。